中國官媒:躺平共存是侮辱科學 動態清零才尊重科學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2/04/10 17:40

最後更新: 2022/04/10 18:39

分享:

分享:

上海新冠疫情持續,封控未了,引發輿論對「動態清零」與「共存」的議論。內地官媒《經濟日報》周日(10日)刊文,指「躺平共存是侮辱科學,動態清零才是尊重科學」。

對於「躺平」論調,近日官媒頻頻發文,《新華每日電訊》9日的評論文章稱,「盡銳出戰,絕不『躺平』,是我們抗擊疫情的態度,也是我們決勝疫情的『法寶』」。人民日報評論日前也指,越是防疫吃緊,越要摒棄「躺平」心態;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指「洋專家」罔顧事實 推銷「與病毒共存」論

該篇署名為佘惠敏的評論文章稱,上海疫情形勢嚴峻,網上輿論升級,一些「洋專家」反對中國動態清零的聲音甚囂塵上,罔顧事實推銷「與病毒共存」論,試圖誘導「躺平」。

鍾南山:中國當前不適用完全開放 應動態清零逐步開放

【上海疫情】滬專家撰文 籲關注額外死亡問題

文章指出,躺平共存論顛倒因果,不是科學選擇,認為目前世界上躺平共存的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是先做足科學研究再選擇躺平共存,而是先抗疫失敗只能躺平,然後文過飾非炮製「與病毒共存」論來糊弄民眾宣布躺贏。

文章提到,這是典型的因果顛倒且雙重標準的「認知作戰」手法:「對躺平共存,他們搞無罪推定,拉『科學』來洗白;對動態清零,他們搞有罪推定,用『民生』造黑鍋。

警惕「抗疫與民生」對立的因果顛倒邏輯

文章舉例,目前上海出現部分居民食物緊缺情況,明明原因在於此前疫情防控不力和物資配送不力,卻被共存派歪曲成「防疫影響民生」。強調要警惕這類把抗疫與民生對立起來的因果顛倒邏輯,「沒有健康權和生命權,談什麼民生?」

此外,文章指躺平共存派有個流傳甚廣的說辭:Omicron死亡率比流感還低,沒必要再嚴密防控。「這是沒有科學精神的胡扯,混淆了死亡率和病死率概念。」文章指出,人們常說的Omicron死亡率下降,其實是指病死率下降。從目前數據看,Omicron的病死率比Delta低,但死亡率要比德爾塔高。

最後,文章指出,動態清零才是尊重科學。強調中國尊重生命、科學研判,主動選擇動態清零的防控策略,並有能力成功執行。兩年多來,中國在世界排名前列的經濟體中新冠死亡率最低、經濟發展最好,又進一步驗證這一選擇的科學性。面對當前的上海疫情,「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念,別被顛倒因果、混淆概念的躺平共存論帶歪了」。

上海增近2.5萬感染再創新高 市衛健委:不得阻出院人士等回家

吳尊友:上海需多輪核酸檢測 理論上10至14天社會面清零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新冠肺炎】擴散,緊貼最新疫情影響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