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即將揭曉 哪些華人科學家被看好?

社會熱點 12:22 2022/10/03

分享:

分享:

鮑哲南(左起)、李文渝、盧煜明被視為今屆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

科學界最高殊榮諾貝爾獎頒發在即(10月3日至10日),熱門得獎名單中有多名華人科學家,包括奪得今年拉斯克醫學獎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臨床專家盧煜明,年度引文桂冠獎獲得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李文渝,以及製造了柔性「電子皮膚」半導體聚合物的史丹福大學化工學者鮑哲南。

拉斯克醫學獎被譽為諾貝爾醫學獎的「風向標」,盧煜明找到了一種使用孕婦血漿檢測胎兒DNA的無創檢測的方法,能檢測與唐氏綜合症相關的特徵異常,該發現徹底改變了篩查胎兒遺傳異常的臨床實踐,目前每年有數百萬人使用這種檢測方法。盧還基於這一原理創立了公司,用於早期多癌的發現。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的李文渝,今年9月獲得了年度引文桂冠獎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她在2006年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開創性的論文,首次發現了一種被稱為TDP43蛋白聚集在額顳葉癡呆(FTLD)和漸凍症(ALS)中的作用,這篇文章被引用已超過4000次。

諾貝爾化學獎方面,史丹福大學的化工系教授鮑哲南被認為很有潛力,她開創了有機和聚合物電子材料的新型仿生應用,包括柔性「電子皮膚」。這種技術有望在未來與人的神經系統聯繫在一起,製造出一種和人類皮膚功能類似的人造皮膚。

另外,台灣中研院前院長、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翁啟惠也被認為是化學獎的有力競爭者,他是全球首名成功以酵素技術大量合成複雜多醣物(多醣及醣胜肽)的科學家,該發明被醫界用作開發治療心臟病、中風及各種發炎疾病的新藥。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