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 hket App 限定文章
免費下載即享足本內容
前往
掃描開啟:

【親子共讀】幼兒從繪本學習表達情緒 啟文幼稚園教育總監推介五味太郎作品

親子App專區

發布時間: 2022/04/22 15:45

最後更新: 2022/04/22 15:45

分享:

分享:

啟文幼稚園教育總監伍寶珠博士,推介五味太郎的繪本。(湯致遠攝)

幼兒閱讀繪本好處甚多,其中之一在於繪本能作為一個媒介,引起幼兒的興趣,並用幼兒的視角與其「對話」。當涉及到一些情緒、感受性的抽象議題時,繪本的作用就更見效果。幼兒學習情緒,得從察覺辨識情緒開始,待理解情緒的感覺後,再學習以方法如表情、說話表達具體感受,繼而用辦法調節,以控制或排解該等情緒。任何情緒都有其價值,不必誇大、不用否定,更不應逃避。而學前階段的幼兒,以繪本作為媒介去學習情緒最為理想。

以「恐懼」這個話題而言,若能以繪本作為一道橋樑,以第三身的角色引入,作為說故事的人,幼兒就較容易理解當中的意義了。以《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為例,書中就用了鱷魚和牙醫兩位主人翁的經歷,以有趣的方式讓幼兒體驗「恐懼」這種情緒。

書中一開始講述鱷魚因為牙痛,迫不得已要去看牙醫。鱷魚顯然對牙醫有所恐懼,大概怕牙醫會弄痛自己的牙齒,心裏因此有「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最新影片︰

如此不安與恐懼的情緒。繪本展示了學習情緒的第一步,即「察覺與辨認」,鱷魚察覺了自己當下「抗拒」的行為反應,但牙確實太痛,故仍是要去看醫生。坐在牙醫的診療椅上,繪本呈現了鱷魚「我好害怕......」的情緒感受,這裏展示的是情緒學習的第二部,即以具體的方式「表達情緒」。我們需要具體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對症下藥,調節情緒。那故事中的鱷魚,又如何進入情緒學習的第三部,「調節」自己的恐懼與害怕呢?坐在牙醫診療椅上的鱷魚,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勇敢」、「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但是生氣是沒有用的」。鱷魚似乎是用說話調節了自己的情緒,努力克服恐懼。

另一邊廂的牙醫,原來跟鱷魚一樣,同樣害怕對方。作者五味太郎巧妙地以左頁是鱷魚,右頁是牙醫的展示方式,把雙方一模一樣的對白展露予讀者眼前。讀者以這種有趣的方式,於同一畫面上體驗二人相同的情緒與想法。故事的有趣之處,在於同一時空下,兩個主人公原來各有各的恐懼,卻在這個「看與被看」醫牙事情上,共同經歷了「察覺、表達與調節」這3個學習處理恐懼情緒的步驟。

年齡較小的幼兒,閱此繪本或會代入鱷魚的角度,體驗這種被動的恐懼;年齡大一點的幼兒,即能進一步理解牙醫這種主動的恐懼。繪本雖云「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但無論如何,他們彼此也有克服、調節恐懼的方法與能力,成就一個完美的結局啊!

全文刊登《香港經濟日報》,原題是「笑對恐懼的幼兒繪本

《香港經濟日報》TOPick新聞「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 立即參加︰https://bit.ly/3CrwGul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TOPick推出「Band1學堂」,更多教育升學資訊︰https://bit.ly/3a6HT6T

【hket TV家庭台】《湊得輕鬆啲》逢周日早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bit.ly/35z6COD

撰文 : 伍寶珠博士 啟文幼稚園學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