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俄羅斯教訓慘痛?德媒:德國面對中國還有更大難題

國情動向 15:05 2022/09/22

分享:

分享:

依賴俄羅斯教訓慘痛?德媒:德國面對中國還有更大難題

歐洲罷用俄羅斯能源,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尤其正為冬天頭痛。德國長期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當地和整個西方都有聲音認為這應當作為慘痛教訓,德國和歐美因此也不應過份依賴中國。但德語媒體認為,相比是否過份依賴中國,德國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德國企業愈來愈無法和中國競爭。

德國之聲網站引述德國《商報》(Handelsblatt)社論稱,德國政府醞釀新的對華戰略,目標是降低對華經濟依賴,但是德中經貿關係的最緊迫問題,並非德國依賴中國。

文章稱,今年冬天,德國中小企會面臨歷史性現金流危機。新冠疫情期間,德企尚能將上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現在德企計劃新一輪加價,但是客戶會否再一次接受則完全是未知數。

「這是因為,客戶如今有更多其他選擇:跨國貨輪運轉正在恢復正常,洲際運費正在下降,全球各大港口的擁堵問題已經緩解。這個問題就和亞洲有關了,尤其和中國有關。」

文章指出,歐洲的能源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全面推高了歐洲的物價,中國卻依然具有廉價生產之優勢,化工、機械、鋼鐵等產品的銷售價格,往往低到當今歐洲競爭對手無法承受之水平;德國不論是中型企業還是大型跨國集團都在抱怨這一點,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BDI)近期也就此召開會議。

「德國政府認為中國是『體制對手』,這可能是正確的。但重要的是,中國工業正日益成為德國的經濟對手。為此,北京已經付出了多年努力。現在由於俄羅斯將大量石油和天然氣低價賣給中國,中國產業界更是受益。」

文章斷言,德國經濟核心正在潰爛,去工業化並非剛剛開始,德國工業生產早在2019年已陷入不景氣,過去幾十年織出一張囊括上遊產品、供貨商、制造商的經濟大網,如今正在撕裂。其他國家企業乘機填補缺口,這導致了愈來愈多德國產業,對歐洲以外國家產生了結構性依賴。

《商報》認為,德國政府正在醞釀的對華戰略,並不足以應對上述問題。德國如今也許應該學習一下亞洲的成功經驗:充滿創新能力的企業,以及作為根基的優秀教育體系、高效官僚系統、可靠基礎設施。

「德國還需要展開一場討論:與中國的技術合作是否已經不合時宜?比如:德國科學家協助中國的項目,德國幫助中國企業建立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德國政府用發展援助資金資助中國的工業4.0項目。因為,我們正在用這些合作項目培養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對手。」

另外,奧地利維也納《標準報》(Der Standard)刊登該國經濟學家Klaus Weyerstrass評論亦指出,歐洲要想擺脫依賴中國,首先還是要練好內功。

「對單一供貨方高度依賴的後果,歐洲人正在俄羅斯能源問題上痛楚地感受著。歐洲對華依賴則與對俄依賴有著本質不同:俄羅斯幾乎只供應天然氣,中國則還生產許多高科技產品。後者不僅僅對歐洲企業產業有著重要意義,也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文章舉例,在太陽能領域,短短10年間歐洲就陷入了對中國的極度依賴。10年前,德國還是光伏設備的全球領軍者,後來,中國企業卻在北京政府的支持下,迅速擴大了產能。與此同時,德國的太陽能發電補貼削減,導致境內市場崩潰。風能領域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文章認為,要緩解這樣的單方面高度依賴,歐洲需要讓其供應鏈變得多樣化,與此同時,為本土研發提供資助也有助於產業鏈回歸;這些舉措都需要歐洲層面的協同一致,需要一套中長期戰略。

歐盟商會:中國政治目標高於經濟 損歐企投資信心

「中國已非發展中國家」德國對華關係從拍檔變對手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連兆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