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經濟復甦 內地學者提醒7大風險挑戰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2/06/17 15:28

最後更新: 2022/06/17 19:54

分享:

分享:

在內地新冠肺炎疫情緩和、一系列穩增長政策下,內地經濟逐步復甦。據鳳凰網財經報道,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提醒,當前世界範圍內還有7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確定性,包括疫情、全球滯脹、中美摩擦、房地產問題等,而中國目前政策儲備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需要在一攬子政策上擴容。

劉元春出席「2022鳳凰網財經(夏季)雲峰會」,並參加「中國經濟下一步怎麼辦?」分論壇。他指出,在疫情防控政策和一攬子經濟救助政策的作用下,經濟已經見底,下滑速度開始收窄,預計6月份中國經濟會加速反轉。

三季度加速恢復 關注後續政策支撐

他表示,疫情期間各項工作停滯,特別是各類基建項目、大型項目的停滯,在5月底和6月初全面復工復產,三季度將會有報復性、加速性恢復。

劉元春

不過,劉元春認為,要更多考慮中期視角,即超過兩季之後,中國經濟復甦情況到底會怎麼樣。這需要考慮兩個核心問題,在中共二十大後,第一是穩經濟措施是否具有持續性,二是穩經濟措施力度是否足夠大。

他指出,如果中國不在赤字率和特別國債上面「做文章」,要想使財政空間有進一步拓展就很難。他認為,四季度政策支持空間會隨著財政支持力度而有所減弱,存量政策由於全面前置集中發力,導致四季度存量政策支撐會大幅度減少。加上美聯儲加息加速,中國降息降準空間也基本上全面收窄,因此對於四季度及明年1月份的經濟運行,從政策延續性上來看,難以支撐高速復甦、持續反彈的態勢。

劉元春指出,還要面臨7大不確定性和難題。包括:

新冠疫情會否再次全球流行;

全球滯脹會否全面出現,導致世界經濟出現第二次觸底;

如果中國頭部企業和房地產行業的轉型,尤其在資金持續性方面遇到問題,復甦進程仍脆弱;

中美衝突隨著疫情的結束步入新階段,美歐、印太合作或於下半年掀起新高潮;

俄烏事件帶來的能源格局、大宗商品格局的變化,引起各類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地上揚

資本市場風險;

很多房地產企業進入還款高峰期的風險。

他認為,面臨以上7個方面的風險、「灰犀牛」、「黑天鵝」,中國目前政策儲備還不足以應對,因此目前的政策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階段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能夠保證6月和三季度出現快速回升,但是很難保證四季度有持續的增長和明年一季度有進入常態化的政策基礎。他表示,這需要在一攬子政策上要全面擴容,對於財政空間、貨幣空間要進一步創新,同時要在一些工具上創新儲備。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新冠肺炎】擴散,緊貼最新疫情影響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