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數字人民幣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等影響 是重要測試內容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1/11/09 18:58

最後更新: 2021/11/09 19:14

分享:

分享: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針對性地完善數字人民幣的設計和使用;在試點過程中,對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和金融穩定等方面的影響,是重要測試內容。

易綱(資料圖片)

人行官網周二(9日)發布易綱在芬蘭央行新興經濟體研究院成立30周年活動的視像演講內容。易綱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1.23億個,交易金額約560億元。

將完善數字人民幣設計

下一步,人行將根據試點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數字人民幣的設計和使用:

一、參考現金和銀行賬戶管理思路,建立適合數字人民幣的管理模式;

二、繼續提升結算效率、隱私保護、防偽等功能;

三、推動數字人民幣與現有電子支付工具間的交互,實現安全與便捷的統一;

四、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提升數字人民幣普惠性和可得性。

【數字人民幣】內媒:正式推出仍有3大挑戰

反洗錢新戰場 內地破獲首宗數字人民幣洗錢案

易綱又指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對於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主要取決於CBDC的設計。如果CBDC更類似現金,影響相對有限;但若具有存款等金融資產屬性,則可能引發存款替代,導致金融中介規模收縮,並降低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鑑於此,人行堅持數字人民幣的M0定位,不計付利息,降低與銀行存款的競爭。其次,採取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實施中心化管理,保證對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作為中介,為公眾進行數字人民幣兌換並提供支付服務。

再者,設置錢包餘額上限、交易金額上限等制度摩擦,盡可能降低擠兌風險。同時,在試點過程中,對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和金融穩定等方面的影響也是重要測試內容。

重視個人信息保護 小額匿名大額可溯

對於有人質疑,央行數字貨幣會否導致央行掌控太多信息,易綱表示,高度重視數字人民幣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在匿名性方面採取「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收集個人信息時遵循「最少、必要」原則,採集信息量少於現有電子支付工具。除非有明確法律要求,人行不得將相關信息提供給任何第三方或政府機構。

他並提到,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和推廣應遵循市場化的原則,即百姓需要兌換多少,就發行多少。同時,由於跨境及國際使用相對複雜,涉及反洗錢、客戶盡職調查等法律問題,重申數字人民幣當前以滿足國內零售需求為主。此外,人行願與各國央行以及國際機構加強數字貨幣領域的合作。

中國數字人民幣領先主要經濟體 美國會否坐視不理?

數字人民幣想取代第三方支付? 周小川:是妄議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