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看PMI數據:後續經濟反彈或偏弱 穩增長政策仍需發力

經濟脈搏 13:03 2022/06/30

分享:

分享:

內地6月製造業、非製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機構分析師指,這意味宏觀經濟邊際上明顯改善,但估計當月的工業、消費等宏觀數據按年增速仍將低於常態,加上市場情緒偏向謹慎,後續經濟反彈力度或將偏弱,宏觀政策還要朝著穩增長方向發力,距離退坡或「轉彎」的時機尚遠。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製造業供需兩端較快恢復,但繼續呈現供強需弱,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在重返擴張區間的同時,差值進一步拉大,處於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顯示相對產業鏈修復而言,當前消費和投資需求仍然偏弱,後期政策發力的重點將更為聚焦需求端。

同時,小型企業景氣度低於大型、中型企業,繼續處於榮枯線之下,表明小微企受疫情衝擊最大,修復相對較緩,後期無論從推動經濟回升,還是從穩就業角度看,對小微企業的定向扶持力度還會保持較高水平。預計接下來除了減稅降費、金融扶持外,解決小微企訂單不足問題或成為政策重點。

市場情緒偏謹慎,反彈力度料轉弱

展望後續,王青指,伴隨疫情后消費、投資需求釋放,加之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體現,7月製造業、非製造業PMI指數都將保持在擴張區間。但考慮市場情緒偏於謹慎,後續經濟反彈力度將偏弱。鑑於疫情高峰期未搞大水漫灌,加上物價整體可控、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大,財政貨幣政策仍有充足發力空間。

他認為,短期內政策將重在落實,並觀察其在推動經濟修復方面的效果,今年三季度不排除推出包括發行特別國債等在內的新一輪穩增長政策。

路透社指,數據向好主要是當局解除了對上海的嚴格封鎖,令生產和消費改善。上海保銀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指,隨著流動限制進一步放寬,經濟活動的改善可能會將這種勢頭保持到7月份。盡管如此,北京仍堅持清零的政策立場,這意味著在政策進一步放鬆之前,經濟增長可能會保持在其潛力之下。

彭博經濟研究亦指上海放寬提振了市場氣氛,但有很多理由保持謹慎。其中,製造業回升弱於預期,因需求落後;服務業的狀況也沒有數據所顯示的那麼穩固,除了物流業表現強勁之外,大多數服務業僅溫和增長。總而言之,中國經濟正在復甦,但不會一帆風順。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