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疫情】蘇州現Omicron新分支?專家:尚不確定 但「新分支」可能自生自滅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2/04/06 12:03

最後更新: 2022/04/06 13:52

分享:

分享:

蘇州市疾控中心2日在疫情發布會上介紹,該市發現OmicronBA.1.1進化分支,在多個數據庫中均未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高度同源序列。這引發外界關注是否出現新變體。專家指出,僅憑測序相似程度判斷為時過早,是否為「新分支」目前尚不確定。而且,即使出現新分支也無需過度恐慌,分支最後未必會形成主流,也很少會發展為更具感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

專家:披露新分支時 需公布變異位點

蘇州市疾控中心2日在疫情發布會上介紹,該市發現OmicronBA.1.1進化分支,在多個數據庫中均未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高度同源序列。盡管蘇州市疾控中心強調,需要一定時間來分析比對才能公布進一步信息。但這個新變異仍引起廣泛關注。

上海今起開展新一輪核酸或抗原檢測 全市繼續分區管控

內地單日增逾兩萬本土感染 創疫情以來新高 上海增逾1.7萬宗

據內媒報道,一位國家級數據平台的病毒學專家介紹,「未發現高度同源的序列」的說法不夠科學。該專家表示,

首先,該報道想表述的意思應該是「高度相似的序列」,在生物進化研究中,「同源」只能被描述為「是」或者「否」;

其次,「高度」的含義不夠精確,99.9%和99%都可能被認為是「高度」,但是這兩個相似性之間的差異引起的序列數量變化高達200多個核苷酸。

最後,基因組序列變化並不意味著病毒的傳播力、感染力、致病力等必然會發生變化,不能僅僅根據序列差異數量判斷是否出現新的流行變異株,而應進一步分析序列變異有沒有引起對應氨基酸的變化,這個變異又發生在哪個蛋白上,如果是重要蛋白是否在關鍵區域。只有這些都研究清楚了,才能夠知道新的毒株可能產生的後果。

所以在披露Omicron「新分支」時,必須同時將變異位點公布出來。

專家:即使是新分支 亦未必成主流

專家還指,對於新冠病毒的新分支,國際上有不同定義。有的定義比較粗放、有的比較細致。學術界有不同的分類方法,設立了不同的標準。以較為廣泛應用的「PANGO」法為例,該方法規定:一個新的子分支,必須有實質性地向前傳播。目前而言,僅從一位感染者中檢測到該變異序列,難以證實其有實質性地向前傳播,因此不一定能被定義為新分支。

「此輪本土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了,按照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出現2個左右的變異是正常的。」該專家表示,但並不是說新冠病毒一出現新分支就都會變成厲害的變異株,只有比較「適應」的病毒才有可能存活下來,即便存活下來,也未必會發展成為主流毒株。

考慮陽性兒童特殊照顧 上海衛健委:家長可自願申請陪護

張伯禮:要克服「小號流感,防疫過度」等錯誤認識 堅持動態清零

「如果你去回溯Delta毒株,會發現它有很多分支AY.1、AY.2……AY.133,但最後成為主流的只有幾個。」該專家解釋,大量的分支在流行的過程中「自生自滅」。因此,即便是出現一個新的分支,那也無需過度恐慌,分支最後未必會形成主流,也很少會發展為更具感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

責任編輯:尹航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