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貿今年表現失色 被東南亞擠佔的訂單能拿回來?

經濟脈搏 16:54 2022/06/23

分享:

分享:

廣東作為全國外貿第一大省,今年頭五月的外貿數據失色,1.9%的按年增速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訂單外流到東南亞國家是原因之一。專家指,加工出口貿易主要比拼的就是成本和價格,東南亞在人口紅利和成本優勢上已超越廣東。但廣東在智能製造、高質素產品等方面具優勢,部分市場還是有可能搶回來的。

數據上看,廣東今年1-5月進出口總值3.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9%。其中,出口2.03萬億元,增長6.4%,進口1.18萬億元,下降4.9%。值得注意的是,從2-5月,廣東單月進口數額分別按年下降了0.2%、11.9%、8.3%和9.2%,前五月累計進口數額按年下降4.9%。

內媒第一財經訪問多名經濟學者,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指,在外需市場仍具韌性的形勢下,伴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產業鏈供應鏈逐步趨於穩定,前期積壓的訂單釋放帶動了5月廣東進出口貿易的逐步恢復。但整體來看,增速仍不及全國平均水平以及中部地區。

製造業外移,越南、泰國成本更低

進口連月下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張志明指,首先與加工貿易下滑有關,隨著加工企業外移,中間品的進口自然也會受到連帶影響。其次國內消費需求疲軟,也導致了進口消費品需求的下降。另外國家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國內產品替代進口消費品,對進口需求產生一定替代作用。

張志明尤其談到加工貿易下滑的問題,在他看來,一方面是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平復,開始復工復產,而加工貿易主要比拼的就是成本和價格,在加工貿易國際市場的競爭中,東南亞國家在人口紅利和成本優勢上已經超越廣東,擠佔了部分訂單。另一方面是廣東很多製造企業正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訂單有機會搶回來,但形勢不樂觀

針對廣東加工貿易被東南亞擠佔,張志明認為,今年確實由於疫情導致企業無法如期交付、訂單流失,隨著廣東復工復產形勢好轉,部分還是有可能爭奪回來,對比東南亞地區,廣東有明顯的質素優勢,智能製造加工的產品質素水平更高,這是東南亞地區目前無法同台競爭的。

王振則認為,下半年廣東外貿面臨的形勢仍非常複雜,一方面海外需求在逐步減弱,尤其是美歐等發達國家消費需求逐步從商品向服務轉移。另一方面海外生產基本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而廣東外貿仍可能面臨疫情持續干擾的風險,訂單替代也可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深圳前官員回應深圳出口被越南超越:正因為有成就 中低端產業才離去

4成業務被越南「搶走」?內地服裝外貿老闆:現在明知虧損也接單

越南要求中方南海軍演勿犯其經濟區 京:在自己家門口軍演無可非議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